你的購物車現在是空的!
羅馬神話中的花卉
羅馬文明承襲了大量希臘神話,然而羅馬人重新塑造了這些故事,加入自身的文化價值、農業務實性以及帝國的壯麗。羅馬的花卉神話反映出他們對生育力、季節循環、公民美德以及人類與土地之間緊密關係的重視。希臘神話常著重個人悲劇與神祇的變幻無常,而羅馬版本更強調自然秩序、農業豐饒,以及凡人與神明之間的正確關係。
芙蘿拉(Flora):花之女神
在探討個別花卉之前,必須先了解羅馬獨有的花之女神——芙蘿拉。雖然希臘神話中有克洛莉絲(Chloris),但芙蘿拉在羅馬宗教與市民生活中更具重要地位。她象徵春天、花朵,以及大地與青春旺盛的生命力。
根據奧維德《節日誌》(Fasti),芙蘿拉原為希臘寧芙克洛莉絲。西風之神澤費洛斯(Zephyrus)追求並奪走她,但因悔恨自己的暴力行為,娶她為妻,並將花卉的掌管權作為婚禮禮物賜予她。她因此從小寧芙蛻變為強大的女神,她的呼吸使大地繁花盛開。
羅馬人在 4 月 28 日至 5 月 3 日舉行花神節(Floralia),這是羅馬少數以歡樂與放縱聞名的節慶。不同於多數莊嚴的宗教儀式,花神節以戲劇表演、鮮豔服飾、豆類與羽扇豆的拋撒(象徵生育力)以及在馬戲場放生兔子與山羊等多產動物而著稱。娼妓將芙蘿拉視為守護神,使花神節更添世俗色彩。
芙蘿拉的神廟建於公元前 238 年,那時羅馬正遭逢農作歉收。這顯示羅馬人認為尊奉花之女神即是確保作物開花、牲畜繁殖與國家繁榮。
玫瑰:帝國之美與維納斯之花
玫瑰在羅馬文化中地位崇高,象徵維納斯(Venus)、美麗、愛情以及後來的帝國權力。羅馬人對玫瑰的奢華使用令人咋舌——佩戴玫瑰花冠、在宴會鋪滿花瓣、將玫瑰漂浮於葡萄酒中,甚至傳說尼祿以花瓣瀑布淹沒賓客。
羅馬人承襲希臘玫瑰的創生神話,並加入新詮釋:當維納斯趕往受傷的阿多尼斯身邊時,她被玫瑰刺傷,神血將白玫瑰染成紅色。另一版本認為戰神瑪爾斯(Mars)因嫉妒阿多尼斯,使玫瑰同時象徵愛與衝突。
另一則神話解釋玫瑰香味的由來:酒神巴克斯(Bacchus)追逐一位逃入黛安娜(Diana)祭壇求庇護的寧芙。為保護她,黛安娜將她變成玫瑰叢。巴克斯得知後,用葡萄酒的香氣祝福她,使玫瑰既美麗又迷醉。
拉丁語sub rosa(「在玫瑰之下」)源自羅馬習俗:會議桌懸掛玫瑰代表「此處機密」。這來自邱比特送玫瑰給沉默之神哈耳波克拉忒斯(Harpocrates),藉此保守維納斯的祕密。
玫瑰也成為帝國奢華象徵。尼祿與海利奧加巴路斯(Heliogabalus)皆以大量玫瑰揮霍聞名。
百合:朱諾的純潔與尊威
百合是朱諾(Juno)——婚姻與母性的女神——的象徵。羅馬神話說,當朱比特(Jupiter)想讓幼年赫拉克勒斯(Hercules)獲得不朽,他在朱諾沉睡時讓嬰兒哺乳。赫拉克勒斯吸得太猛烈,以致女神乳汁灑滿天空成為銀河,而落在地上的乳滴化為白百合。
百合因此象徵母性力量、尊貴與純潔,尤其代表羅馬婦女的貞潔。新娘手持百合,神廟中亦常以百合裝飾。
紫羅蘭:謙遜與羅馬美德
紫羅蘭象徵謙遜、柔和與古羅馬的簡樸美德。因其低伏生長卻芳香四溢,被視為貞潔與節制的理想象徵。
傳說在普賽爾皮娜(Proserpina)被冥王掠走前,她行走之處長出紫羅蘭,使其成為生死循環的象徵。羅馬人常在墳墓種植紫羅蘭,象徵慰藉亡靈並連結祖先。
罌粟:睡眠、死亡與農業豐收
罌粟屬於穀物女神刻瑞斯(Ceres)。當她四處尋找被掠走的女兒時疲憊不堪,朱比特便使罌粟生長,使她得以入睡並恢復力量。因而罌粟與穀物同生的景象被視為刻瑞斯的祝福。
罌粟象徵睡眠、夢境與死亡,也因其種子象徵多子與豐收。
羅馬人使用罌粟製藥,但亦敬畏其危險性。
水仙:自戀與轉化
羅馬沿用希臘的那耳喀索斯(Narcissus)神話——美少年因愛上自己倒影而亡並變成花。羅馬人將此視為自我沉迷、怠忽公民義務的警示。
月桂:勝利、預言與帝國權威
月桂為阿波羅(Apollo)之樹,用於加冕勝利將軍及皇帝。它象徵軍事榮耀、神聖保護與預言能力。羅馬人相信月桂能避雷,因此帝王於雷雨時佩戴月桂冠。
風信子:青春與記憶
羅馬版本更重視風信子作為英年早逝的象徵,使其成為青年戰士墓上的常見花卉。
番紅花(藏紅花):奢華與神恩
番紅花的神話涉及**墨丘利(Mercury)**與其凡人情人克羅庫斯(Crocus),後者死亡後化為花。藏紅花象徵尊貴、黎明與神聖儀式,也因其珍貴而成為奢華象徵。
銀蓮花:風與短暫之美
銀蓮花由阿多尼斯(Adonis)的血與維納斯的淚水化成,象徵生命脆弱、愛與悲傷。
桃金孃:維納斯的婚姻花卉
桃金孃(myrtle)象徵婚姻、愛情與家庭和諧。新娘以其為冠,並象徵永恆與多情。
阿坎瑟斯(Acanthus):建築之美與永恆
其葉形啟發了科林斯柱式,被視為美從悲傷中誕生與藝術永恆的象徵。
苋菜(Amaranth):永不凋零的花
苋菜象徵不朽、榮耀與神聖恩惠,其名稱意為「永不凋謝」。羅馬人以之祭祀亡者,視為永生的象徵。
鳶尾:朱諾的使者
鳶尾象徵彩虹女神 Iris;羅馬人相信她引領亡者靈魂,尤其是女性。鳶尾花常見於墓葬。
蓮花:東方智慧與轉化
羅馬透過埃及與亞洲文化接觸到蓮花,將其視為神祕、美麗與精神昇華的象徵。
柏樹:哀悼與永恆
柏樹源自少年 Cyparissus 的悲傷化身,象徵死亡、哀悼與靈魂永恆。
羅馬花園:實用的天堂
羅馬花園兼具美觀與實用,提供祭祀花卉、藥草、香料與日常使用的植物。富人更以花園展示身份、文化修養與對自然的掌控。
花卉在羅馬宗教與儀式中的作用
每位神祇都有專屬花卉;花冠、祭品、宗教節慶都離不開花。羅馬甚至利用早期溫室培育花卉以供市場需求。
帝國象徵中的花卉
皇帝利用花卉象徵鞏固權威,如奧古斯都使用阿波羅的月桂象徵神授統治。
羅馬文學中的花卉
維吉爾、奧維德與賀拉斯皆以花象徵人生短暫、美德、轉化與慰藉。花卉成為羅馬文學的核心意象。
醫學與實用用途
羅馬人精細記錄花卉的藥用與日常功能,如玫瑰治療頭痛、紫羅蘭舒緩喉痛、百合治皮膚病等。
遺產與影響
隨基督教興起,花卉象徵轉化,但羅馬神話的影響延續至文藝復興與現代。拉丁植物名、園藝傳統、神話象徵都源自羅馬對花的研究與想像。
羅馬文化最終將花卉變成神聖、實用、政治、審美與哲思的交點,為西方世界奠定了深遠的象徵傳統。

在〈羅馬神話中的花卉〉中有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