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購物車現在是空的!
日本神話與文化中的花
日本文明孕育出世界上最精緻、最複雜的花卉文化之一,植物之美與宗教信仰、哲學內涵、節氣感知與美學修養交織在一起。在日本文化中,花並非僅是裝飾——它們象徵時間的流逝、展現神性的存在、反映道德品質,並教導人們領悟無常、美感與人生命運中的深層意義。花語(花言葉)與插花藝術(生花、池坊等)揭示了花朵如何滲透日本人的思想世界,從古代神道、佛教傳統到武士文化,再延續至當代生活。
櫻:櫻花與物哀
在日本文化中,沒有任何花比櫻花(さくら)更具象徵性。櫻花體現了「物哀」——對無常的感懷、對美麗因短暫而深刻的體悟。櫻花僅盛開一至兩週,然後在最美之時飄落,如春雪般散於風中。
依古代神道信仰,櫻花樹中居住著名為「木霊」的精靈。掌管春天與櫻花的女神「木花咲耶姬」是日本神話的重要存在。她的名字意為「使樹木在光輝中綻放之姬」,象徵生命與美的短暫與耀眼。
神話記載,山神大山祇之女木花咲耶姬美貌絕倫,天照大神之孫瓊瓊杵尊一見便愛上她。大山祇將木花咲耶姬與其姊岩永姬一同奉上為妻,但瓊瓊杵尊只接受美麗的妹妹,拒絕貌不出眾的姐姐。
大山祇解釋:岩永姬象徵如岩石般永恆的生命,而木花咲耶姬象徵如花朵般短暫的美麗。拒絕永恆、選擇短暫,意味著瓊瓊杵尊及其後裔(日本皇族與全人類)都將成為有限生命的存在。這便成為櫻花象徵人生短暫的來源。
武士文化更深化了櫻花與死亡的聯繫。武士以櫻花自喻——盛放短暫、凋落於巔峰,如武士生於壯年、死於戰陣而不願苟延殘喘。「花は桜木、人は武士」便是此精神寫照。
江戶時代至今,「花見」成為重要習俗,人們在櫻花樹下賞花、飲酒、作詩,思考生命無常。這並非純娛樂,而是一種對存在的冥想與對瞬間的珍視。
在山姥的傳說中,她常於春天出現在櫻樹下,用神秘之語試探行人的心性。花瓣飛舞時,生者與靈界的界線被認為更加薄弱。
梅:梅花與堅忍
梅花(うめ)於冬末盛開,常破雪而出,因此象徵堅忍、毅力與希望。比起櫻花的華麗,梅花更受文人與品味高雅者之敬重。
梅花與「天神」——即被神格化的學者菅原道真(845–903)有深刻聯繫。道真受讒被貶至九州,他在離開京都時寫下名詩寄託對梅樹的思念:
東風吹かば
にほひをこせよ
梅の花
主なしとて
春を忘るな
「東風吹起時,請將芬芳送來,哦梅花啊。雖然主人離去,也別忘了春天。」
傳說那夜,梅樹拔地飛往九州追隨主人,成為著名的「飛梅傳說」。
道真逝世後,京都連遭災異,人們認為是其怨靈作祟,於是為安撫之而建京都北野天滿宮,奉他為掌管學問的天神。全國天滿宮皆以梅樹為象徵,學生在梅花盛開時前往祈求學業成就。
梅花五瓣象徵五種儒家德目:仁、義、禮、智、信,因此深受武士與學者喜愛。
菊:菊花與皇室神聖
菊花(きく)是日本皇室象徵,皇室御紋為十六瓣菊,象徵太陽,連結天皇與其祖神天照大神。
菊花於奈良時代自中國傳入,並帶來長壽、延年益壽的象徵。傳說中,中國皇帝派人尋求不老藥,探險隊在一座島上(日本)發現以菊露能延命,遂不再返國。
每年九月九日重陽節(菊之節句)人們飲菊酒、以菊花枕延壽、用菊露洗身,象徵祈願健康。
佛教中菊象徵完美與覺悟。白菊更用於葬禮,象徵靈魂循環與超脫,並無悲觀意味,而是表達接受生命循環的智慧。
秋季的菊展中,懸崖作り(一株如瀑布般下垂)與千輪作り(一株盛出百花)展現日本人透過修行與技巧達至完美的美學。
牡丹:富貴與武士之花
牡丹(ぼたん),稱為「百花之王」,象徵富貴、榮耀、男性力量。自中國傳入後深受貴族與武士喜愛,壯麗姿態象徵氣魄與繁榮。
日本傳說中,唐獅子與牡丹常成對出現。據說獅子只在牡丹下休息,因牡丹有足夠的美與力量承受其王者之氣。此圖像廣泛出現在美術、寺院裝飾與刺青中,象徵強與美兼具。
牡丹亦出現在鬼的故事中,鬼可能因牡丹之美而被感化。另有傳說稱牡丹會在武士陣亡之處生長,其濃烈之色象徵武士的勇氣。
料理「牡丹鍋」則因豬肉切片如牡丹花瓣而得名,是日本常見的以花喻食之美感體現。
藤:紫藤與戀慕
紫藤(ふじ)垂掛如瀑,象徵戀慕、優雅與高貴。藤原氏以「藤」為氏族象徵,使其成為平安貴族權力的標誌。
藤蔓攀附糾結的特質,使它成為複雜或禁忌戀情的象徵;花串垂下也代表謙遜、憂思。
足利花卉公園的百五十年老藤是著名景點,於滿開時,站在藤幕下彷彿置身異界。
《源氏物語》中,紫藤象徵成熟而深層的美,常出現於浪漫情節中。
藤花也出現在怪談裡,象徵廢墟或陰界的入口。
椿:椿花與武士之死
椿(つばき)象徵神聖與突然之死。紅椿在冬末盛開,但花朵凋落時整朵掉落,像被斬首般,因此武士避諱紅椿。
但白椿則象徵純淨,被用作神社供花。椿油也在美容中使用。
椿大神社奉椿為神聖之木,椿樹被視為神木,其木材與花朵用於祭祀。
椿常綠的光滑葉片象徵永恆的忠誠。
菖蒲、杜若:武之花與節慶
日本細分多種「菖蒲」(あやめ、かきつばた、しょうぶ),其中「しょうぶ」與「尚武」同音,成為武勇象徵,尤其在端午節(五月五日)。浴菖蒲湯象徵驅邪與賜予勇氣。
《伊勢物語》中「八橋」段落使杜若(かきつばた)成為文雅戀慕的象徵。
農家也以菖蒲驅邪保佑田地。
朝顏:朝顏與短暫之愛
朝顏(あさがお)晨開午謝,象徵短暫之愛、無常與把握當下。芭蕉、一茶皆以其入詩。
一茶的名俳句:
朝顔や
つるべ取られて
もらい水
(朝顏牽住井繩,只能求鄰家之水 —— 表現人生的不如意)
傳說有女子每日黎明觀朝顏,死後朝顏盛開其墓上,象徵忠愛不渝。
江戶人瘋狂培育朝顏品種,形色千變。
撫子:大和撫子的象徵
撫子(なでしこ)象徵日本理想女性——溫柔、堅強、端莊、含蓄。其嬌弱外貌與強韌生命力成為女性典範的比喻。
「大和撫子」今日也用於日本女子足球隊名,象徵傳統美德與現代力量並存。
蓮:蓮花與佛教覺悟
蓮花(はす)象徵純淨、覺悟與再生——出污泥而不染,如修行者於俗世苦難中成就清淨。
佛陀常端坐蓮座,《法華經》亦以蓮為名。
日本佛教相信亡者於淨土由蓮花中再生,蓮花於葬禮中象徵靈魂的轉化。
蓮藕(れんこん)因洞孔象徵「看得通未來」,為吉祥食材。
盂蘭盆節中,蓮花是迎接祖靈的重要供花。
彼岸花:死亡、輪迴與離別之花
彼岸花(ひがんばな)於秋分前後盛開,象徵死者之道、輪迴與陰陽交界。
因具毒性,昔時種於墓地與田埂防止動物破壞,遂與死亡產生象徵連結。
佛教說彼岸花開於亡者通往彼岸的道路上,花與葉永不同時出現,被視為永遠的錯過、不能相見的戀人或生死之隔。
民歌中唱道:
「花開秋彼岸,葉出春時節,花葉不相逢,不知彼此情。」
象徵永恆的錯過與淒美。
繡球花:變化與和解
繡球花(あじさい)因顏色隨土壤酸鹼變化而象徵「變心」或「多變」,也象徵理解、成長與情緒的變化。
雨季(梅雨)盛開的繡球花於寺院中尤其美麗,代表「過渡」與內省。
傳說僧侶以藍繡球向愛慕女子道歉,女子原諒後花轉為粉色,象徵情感溫柔化。
鎌倉明月院因其藍繡球名聞遐邇,藍光雨霧間如異界之境。
柚子與金木犀:以香氣訴說季節
金木犀(きんもくせい)香味濃郁,是秋天的象徵,喚起日本人關於校園祭、收穫季與秋意寂寥的記憶。
柚子花於春天綻放,冬至以柚子湯泡澡象徵淨化與迎接新光。
花言葉:花的語言
花言葉於明治時代受西方影響而形成,但融入日本既有的象徵傳統,以花意傳情仍是日本文化的重要部分。
例子:
- 紅玫瑰:熱烈的愛
- 白玫瑰:純潔
- 黃玫瑰:嫉妒或友情
- 紅康乃馨:母愛
- 白菊:哀悼
- 紅椿:高潔之死
- 紫菖蒲:好消息
- 向日葵:敬重與光輝
日本人講究用花傳達隱晦情感。
插花:以花修心
插花(生け花)源自佛教供花,是藝術、冥想與哲思的綜合體。天地人三元素構成不對稱之美,空白(間)亦是作品的一部分,展現日本美學「簡素」「含蓄」「留白」的特質。
池坊重視精神修行,大原重視自然季節,草月重視自由表現。所有流派皆以花悟道。
季節意識:季語與四季
日本花文化離不開季節。俳句必用季語,而花名自帶季節性——櫻是春,菖蒲是初夏,菊是秋,椿是冬。
四季循環象徵生命流動,花朵的時令性比日曆更能提醒人們時間的節奏。
花與神靈世界
許多花與神靈相連。神木、古樹常用注連繩標示,花朵被視為神聖。妖怪與幽靈也常於花樹旁出沒,花成為人界與靈界的象徵性媒介。
現代動漫中以花象徵靈異時刻,即源於此文化根脈。
現代日本的花文化
現代日本仍深深維繫花文化:花見、插花、花卉祭典、旅遊花園觀光等皆蓬勃發展。然而氣候變遷使花期異動,引發文化焦慮——季節錯亂也是傳統失序。
盛放、凋零,與無常之美
日本花文化的一切終於回到「物哀」。真花因會枯萎才美。櫻教人珍惜短暫之生;朝顏提醒把握時機;菊讓人思考生命循環。
花不是象徵生命——花表演生命。
花教人活得如花:盛放於當下,接納凋零,因短暫而完整。
在無常的世界裡,每一瞬間的美都是永恆。

在〈日本神話與文化中的花〉中有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