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購物車現在是空的!
跨越國界的花朵:東亞與東南亞的國花
花朵不僅是裝飾品;在東亞與東南亞,它們是歷史、哲學與文化身份的活生象徵。從中國北方雪覆的梅花,到越南靜謐的蓮花,這些花朵標誌著季節的更替、生命的循環,以及國家的精神。本指南將帶您探索區內各國的國花、文化意涵,以及它們與節慶,特別是農曆新年的緊密聯繫。
東亞
中國:牡丹的皇家典雅
中國沒有官方國花,但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在中國文化中佔有特別地位。牡丹被譽為「花王」,在中國栽培已有千年以上,常見於傳統繪畫、詩詞以及皇家園林中。其豐盈層疊的花瓣象徵富貴、榮華與繁榮。
在農曆新年期間,牡丹與梅花、蘭花和菊花同樣受到重視。梅花能在嚴冬綻放,象徵堅毅與不屈。家庭常以梅花枝條裝飾居家,相信這些花朵能帶來好運,助人克服困難。鮮紅與淡粉的花朵妝點市場與傳統工藝,成為節慶氛圍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牡丹的文化意涵超越了美麗。古代中國,牡丹是社會地位的象徵,常與貴族與皇室聯繫在一起。如今,它依然象徵著優雅、驕傲,以及人們對美與和諧的持續追求。
日本:櫻花的瞬間之美
日本的國花是櫻花(Prunus serrulata),以其短暫而驚艷的美麗聞名於世。每到春天,淡粉與雪白的花瓣覆蓋大地,僅在短暫期間綻放。這種稍縱即逝的美成為文化象徵,啟發人們珍惜當下與生命的無常。
櫻花深植於日本生活之中。人們舉辦「花見」活動,聚集在盛開的樹下慶祝更新、親情與友誼。雖然櫻花並非直接與日本的新年(正月)節慶相關,但它象徵春天與重生的概念,與東亞文化中自然標記時間和季節轉換的觀念相呼應。
櫻花也常出現在文學、傳統繪畫,甚至現代時尚中。它象徵著美麗與脆弱,提醒人們每一刻都是寶貴的。櫻花的嬌柔花瓣反映出日本民族追求和諧、反思與自然美學的核心精神。
韓國:不屈的木槿
韓國的國花是木槿(Hibiscus syriacus),在韓語中稱為「무궁화」或「Mugunghwa」,象徵堅韌與不屈。木槿在盛夏盛開,其花朵象徵韓民族持久不變的精神。「무궁화 사랑」(愛國木槿)一詞常用來表達對國家的熱愛與自豪。
雖然木槿在農曆新年中並不占據核心地位,但其象徵意義深入韓國身份認同。它能在困難環境中茁壯生長,正如韓國歷史中的奮鬥與勝利,是國家自豪的活象徵。木槿亦常見於詩歌、國徽及公共紀念物上,提醒人們民族的堅韌與活力。
此外,木槿在庭園與藝術中廣泛應用,其深紫與白色的花朵常出現在傳統紡織與工藝品中,將日常生活與國家象徵連結起來。
東南亞
臺灣:堅韌的梅花
臺灣於1964年正式將梅花(Prunus mei)定為國花。與中國類似,梅花象徵堅毅、勇氣與希望。它能在寒冬與雪中綻放,與臺灣歷史及精神相呼應,象徵逆境中仍堅守的力量。
農曆新年期間,梅花枝條遍布家庭與公共場所,象徵更新與繁榮的開始。它淡雅的香氣與柔美的花瓣帶來平靜、樂觀,以及過去與現在的連續性。在臺灣文化中,梅花與松、竹並稱「歲寒三友」,象徵在嚴冬中仍能堅韌生長的三種植物。
梅花的藝術價值也不容忽視,常見於繪畫、書法及裝飾藝術中,其樸素而優雅的形態成為哲理與美學的承載媒介。梅花的內斂力量,使其不僅是國家象徵,更是堅毅與優雅的文化標誌。
越南:純潔高雅的蓮花
蓮花(Nelumbo nucifera)是越南的國花,象徵純潔、堅定與精神的昇華。蓮花自泥水中浮出,綻放於水面,是人類精神超越困境的比喻。它深植於越南歷史、文學與宗教中,經常出現在寺廟、藝術與民間傳說裡。
在越南農曆新年(Tet)期間,蓮花象徵更新、希望與繁榮的承諾。它常出現在祭品與家居裝飾中,為新的一年帶來清明、和平與平衡。蓮花的美學影響了越南的藝術表現,從細膩的漆畫到水彩畫,都是國家認同與美學理念的象徵。
蓮花不僅是一朵花,更是一種生命哲理,提醒人們超越困難,保持內在美與道德操守。
地區共通的文化脈絡
儘管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國花,但共同主題清晰可見。花朵象徵堅韌、更新、純潔與生命的循環。它們在節慶、藝術與哲學中扮演核心角色,成為過去與現在的活連結。無論是牡丹的華麗、櫻花的短暫之美,還是蓮花的堅毅升華,這些花朵都展現了東亞與東南亞深厚的文化根源與共通價值。
透過探索這些國花,我們看到的不只是植物之美,更是歷史、象徵與人類精神的交織。每一朵花都在訴說故事——關於奮鬥、希望與慶典——編織在數百萬人的生活之中。

在〈跨越國界的花朵:東亞與東南亞的國花〉中有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