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花海之旅:穿越加拿大花卉產區的旅程

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弗雷澤河谷,群山環繞著肥沃的河谷平原,太平洋的濕潤滋養著萬物蓬勃生長。一位第三代花農正穿梭在春意盎然的土壤中,照料著一排排水仙花。在他身後,海岸山脈的山峰依然白雪皚皚。在他眼前,溫室群綿延至河畔——這些閃閃發光的建築將加拿大漫長的冬季從農業的挑戰轉化為可控環境的優勢。這就是加拿大的花卉種植業:一個由極端氣候孕育、受廣袤地域塑造、並由在冬季長達六個月的冰雪覆蓋和足以凍死任何敢於在戶外綻放的花朵的嚴寒中種植花卉的挑戰所定義的產業。

加拿大與花卉的關係因氣候而變得複雜。在這個國家,大部分地區的「生長季」意味著霜凍期之間短暫的窗口期,在極北地區,霜凍期可能僅相隔數週;許多地區冬季長達半年之久;即使是最溫和的地區,其寒冷程度在哥倫比亞、肯尼亞或泰國的種植者看來也堪稱嚴寒。然而,加拿大人對花卉的熱愛或許正是源於稀缺性——當數月的冰雪和陰霾過後,色彩和生機重現,那種震撼人心的景像是全年溫暖氣候永遠無法比擬的。

加拿大花卉產業面臨國內生產意願與經濟現實之間的矛盾。加拿大約80-85%的鮮切花依賴進口,主要來自美國(而美國本身也從南美洲進口鮮花)、哥倫比亞(直接進口)、厄瓜多爾,以及越來越多的肯亞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經濟情勢十分殘酷:哥倫比亞高海拔地區常年種植的玫瑰價格低得多,即使經過數千公里的運輸,加拿大為何還要在溫室裡種植玫瑰呢?

然而,加拿大花卉種植業依然蓬勃發展,並透過專業化和創新適應了現實。種植者學會了充分利用短暫而密集的生長季,採用保護性栽培技術,專注於適合加拿大氣候條件的作物,並日益重視本地化生產,以滿足那些關注花卉里程和可持續農業的環保消費者的需求。儘管加拿大花卉產業以國際標準來看規模較小——加拿大永遠無法在產量上與厄瓜多爾或荷蘭相媲美——但它在應對極端氣候條件方面卻技藝精湛。

加拿大地域遼闊,橫跨六個時區,面積達998萬平方公里,從大西洋延伸至太平洋,北緯49度線至北極圈。如此廣闊的國土造就了顯著的區域差異: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海洋性氣候溫和,草原地區的大陸性氣候極端,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受五大湖區氣候調節,以及大西洋沿岸各省份的氣候影響,共同塑造了獨特的生長條件和區域花卉產業。

加拿大花卉產業的共同點並非在於地理位置,而是它們面臨的共同挑戰:生長季短、暖氣成本高、勞動成本高,以及來自廉價進口產品的持續壓力。加拿大種植者並非透過與熱帶生產商直接競爭而獲得成功,而是透過在新鮮度、永續性、特色產品以及日益增長的、重視本地採購且願意支付高價的消費者市場方面找到優勢。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加拿大與太平洋的交會處

弗雷澤河谷:加拿大的溫室之都

溫哥華以東,弗雷澤河谷綿延在肥沃的沖積平原上,弗雷澤河在此匯入太平洋。該地區——包括奇利瓦克、阿伯茨福德和蘭利等社區——是加拿大最重要的花卉種植區,擁有全國最集中的溫室種植和露天種植面積。

氣候優勢

弗雷澤河谷擁有加拿大最溫和的冬季氣候,這得益於太平洋海洋性氣候的影響。雖然冬季依然寒冷陰沉,但氣溫很少會降至冰點以下,降雪也只是偶爾出現,而非持續不斷。這種相對溫暖的氣候——「相對」是關鍵——使得這裡能夠全年進行溫室生產,所需的供暖量也比加拿大其他地區少,同時還能將戶外種植季節延長至八個月左右,而不是內陸地區通常的四到五個月。

該山谷降雨量充沛,部分地區年降雨量超過1500毫米,灌溉條件在全球許多花卉種植區極為罕見。再加上肥沃的河谷土壤,儘管面臨加拿大緯度的挑戰,這些條件仍為農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溫室綜合體

以加拿大標準衡量,弗雷澤河谷的溫室產業規模相當龐大——數百家溫室企業,規模從數千平方公尺的家庭農場到佔地數公頃的商業綜合體不等。這些溫室主要種植鬱金香和水仙花(透過催花球莖培育)、供應零售市場的盆栽植物,以及越來越多的蔬菜——事實證明,蔬菜比鮮切花更具經濟效益。

這裡的溫室設施十分先進——採用電腦控制的氣候系統,配備輔助照明以延長冬季日照時間,高效的暖氣系統通常使用天然氣或越來越多的再生能源。這項技術使得生產計畫能夠精準地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調整,例如,鬱金香可以在情人節、復活節和母親節——這些北美鮮花銷售的關鍵零售節日——之前盛開。

球莖催花產業

弗雷澤河谷在球莖催花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功——他們購買球莖(主要來自荷蘭),在受控條件下儲存,然後在溫室中種植,以在所需的時間開花。這種模式充分利用了加拿大的溫室基礎設施和靠近北美西部市場的地理優勢,同時避免了加拿大氣候條件下露天種植球莖的難題。

鬱金香是主要品種,其花莖種植遍及加拿大西部和美國太平洋西北地區,供應批發市場。花朵在花苞緊閉時被採摘、包裝,然後運送給花店和零售商,由他們在店內使其綻放。這種方式既能確保品質,又能實現大範圍的配送。

水仙、風信子和其他春季球根花卉可以作為鬱金香的補充,種植者會安排種植時間,以確保在冬季和春季(自然戶外種植不可能)持續供應。

現場製作

在弗雷澤河谷短暫的夏季,露地栽培的花卉在溫室或大棚下無法或不經濟地生長。大麗花是夏季露地栽培的主力軍-這些塊莖在河谷肥沃的土壤和溫和的氣候中茁壯成長,從7月到10月盛開。有些農場專門種植大麗花,品種多達數百種,從餐盤大小的展覽品種到小巧玲瓏的絨球狀品種,應有盡有。

向日葵、百日菊、雞冠花和其他喜熱一年生植物在夏季生長,為溫室作業轉向秋冬季催花準備階段提供花卉。這種季節性交替——冬季在溫室中進行保護性栽培,夏季在露地進行生產——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土地和基礎設施。

市場關係與分銷

弗雷澤河谷的種植者主要供應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加拿大西部市場,部分產品也銷往美國太平洋西北地區。由於距離溫哥華很近——從河谷的大多數農場出發只需一到兩個小時——種植者可以方便地進入加拿大第三大都市區市場,同時運輸成本也相對較低。

許多種植者已與花店、食品零售商和農貿市場建立了直接合作關係,繞過了傳統的批發管道。這種直接行銷方式既能獲取零售利潤,又能建立客戶關係,並收集回饋意見以指導種植決策。

溫哥華島:海洋性氣候與手工生產

隔著喬治亞海峽,溫哥華島的氣候比菲沙河谷大陸更溫和,維多利亞更是擁有加拿大最溫暖的冬季。這為花卉種植提供了機遇,但由於該島遠離主要市場,花卉的配送面臨挑戰。

維多利亞與薩尼奇半島:花園遺產

維多利亞省的薩尼奇半島擁有深厚的園藝底蘊,其中布查特花園更是世界聞名的觀賞園藝勝地。該地區的商業花卉種植規模雖不及弗雷澤河谷,但更注重品質和特色產品。

維多利亞的生長季節較長,小型農場種植各種野花——這裡的水仙花比加拿大大陸早幾週盛開,玫瑰可以在戶外越冬,而加拿大其他地區會枯萎的多年生植物也能在島上溫和的冬季存活下來。這些優勢使得維多利亞的花卉能夠以最小的競爭進入市場,從而佔據有利的銷售時機。

一些農場已開始採用經認證的有機種植方式,將鮮花定位為傳統進口鮮花的可持續替代品。溫哥華島的環保意識和蓬勃發展的本地食品運動,為有機種植的本地鮮花創造了廣闊的市場,即使價格溢價較高也在所不惜。

特色鮮切花農場

島上小型特色鮮切花種植者數量有所增長——這些農場通常佔地1-5英畝,種植多種花卉,用於直銷、訂閱服務以及婚禮/活動花藝。這些農場體現了「慢花」運動的概念,強調季節性生產、永續種植方式和本地銷售。

生產貫穿整個島嶼從三月到十一月的漫長生長季,輪作種植確保持續收穫。花卉種類繁多,從春季球根花卉到夏季一年生花卉,再到秋季大麗花和晚季花卉,不斷變換的花束反映了自然季節的變化,而非溫室栽培的千篇一律。

旅遊一體化

溫哥華島上的一些花卉農場已將旅遊業融入其中,提供自助採摘、農場參觀和工作坊等體驗。該島蓬勃發展的旅遊業為其提供了大陸地區可能缺乏的客源,遊客除了傳統的旅遊活動外,還渴望體驗地道的農業活動。

奧肯那根山谷:內陸微氣候

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內陸的奧肯那根山谷以葡萄酒生產而聞名,但其花卉種植規模有限,卻也頗具特色。該地區的大陸性氣候——夏季溫暖、冬季寒冷、降水量低——既給特色花卉種植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機會。

有些種植者利用現有的灌溉設施,在果園種植作物的同時或取代果園種植花卉。薰衣草的種植尤其成功,它在奧肯那根地區炎熱乾燥的夏季茁壯成長,並且能夠耐受冬季的寒冷。一些薰衣草農場經營以旅遊業為主的業務,銷售鮮花和乾燥花、精油和增值產品,並提供農場體驗。

該地區完善的葡萄酒旅遊基礎設施使花卉農場能夠參與農業旅遊網絡,遊客可以同時參觀花卉種植園和葡萄酒莊。這種融合創造了僅靠農業行銷難以實現的銷售管道和消費者認知度。

大草原:極端環境與適應

艾伯塔省:季節短暫,生產強度大

阿爾伯塔省的花卉種植業面臨草原氣候的極端挑戰——嚴寒的冬季,氣溫常年低於零下30攝氏度;短暫而炎熱的夏季,日照時間長(高峰期超過16小時),為花卉生長提供了絕佳的條件。這些極端氣候條件需要種植者適應,但也為勇於接受挑戰的種植者創造了機會。

埃德蒙頓和卡加利地區:溫室集群

在阿爾伯塔省的主要城市週邊,溫室種植園提供全年不間斷的生產,免受極端氣候的影響。這些設施每年有六個月需要大量的供暖,因此能源效率對於其經濟效益至關重要。

阿爾伯塔省的許多溫室都採用了熱電聯產系統——利用天然氣渦輪機發電,同時收集餘熱用於溫室供暖。阿爾伯塔省天然氣價格相對低廉,使得這種方案在經濟上可行,但人們對化石燃料依賴的環境擔憂,促使人們尋求向再生能源轉型。

生產重點在於那些能夠抵消供暖成本的作物:零售盆栽花卉(一品紅、復活節百合、菊花)、部分催花球根植物以及少量供應本地市場的鮮切花。經濟效益顯而易見——暖氣成本可能超過所有其他生產成本的總和,因此產品必須擁有足以彌補這項投資的售價。

現場製作:強度與簡潔性

阿爾伯塔省夏季田間生產時間短,無霜期可能只有90-120天,因此需要精心規劃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產量。夏季日照時間長,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無霜期短的不足,植物可以延長光合作用時間,加速生長。

有些花卉農場專門種植適合涼爽氣候的花卉——例如,香豌豆在艾伯塔省涼爽的夏夜裡茁壯成長,開出香氣濃鬱、色彩艷麗的花朵。飛燕草是另一種喜涼花卉,在草原氣候條件下也能長得很高,顏色也十分艷麗。

分批播種至關重要——每隔一兩週錯開播種,可以確保在短暫的生長季內持續收穫,而不是出現一次性的豐收高峰後緊接著的空檔期。這需要精心規劃,並在土壤條件允許播種的短暫窗口期內投入大量勞動力。

研究與創新

阿爾伯塔省所進行的農業研究主要集中在作物適應惡劣氣候方面,其中一些研究與花卉栽培有關。培育耐寒品種的育種計畫、延長種植季節的技術研究以及高效溫室管理的研究,都為產業知識的累積做出了貢獻。

阿爾伯塔大學和奧爾茲學院進行園藝研究,同時培養下一代種植者,提供技術專長以支援整個地區的商業運作。

薩斯喀徹溫省和曼尼托巴省:草原核心區

薩斯喀徹溫省和曼尼托巴省中部草原地區支持有限的花卉種植,主要以服務當地市場為目標,其產品能夠在極其惡劣的氣候條件下進行生產。

溫尼伯地區:保護性耕作

在溫尼伯附近,溫室種植園主要生產供當地消費的產品——考慮到運輸成本以及來自溫哥華或多倫多進口商品的競爭,從曼尼托巴省向遙遠市場運送鮮花的經濟效益很少可行。

生產重點是面向節慶和各種場合的零售盆栽植物,同時也種植一些新鮮切花供應溫尼伯的花店和零售商。生產理念是高度本地化——產品採摘後數小時內售出,強調進口鮮花無法比擬的新鮮度優勢。

現場製作:極限挑戰

草原田野花卉種植可以說是加拿大最具挑戰性的花卉種植環境——六月可能出現致命霜凍,九月又會捲土重來;夏季白天和冬季夜晚之間的溫度波動可達 40°C;乾燥的風;以及難以預測的天氣,一場冰雹就能摧毀莊稼。

這裡的種植者必須具備堅韌不拔和適應力強的品質,他們會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做好應對作物損失的準備,並透過多元化種植來分散風險。許多種植者會將花卉與蔬菜或其他作物間作,避免依賴單一產品,從而降低對易受極端天氣災害影響的風險。

然而,夏日之美也非同凡響──那些帶來挑戰的氣候條件,也造就了花朵在生長旺盛期綻放的驚人活力與艷麗色彩。尤其是香豌豆,在草原種植者中享有盛譽,涼爽的夜晚和漫長的白天造就了南方地區難以匹敵的盛放花朵。

安大略省:加拿大最大的市場和生產中心

尼加拉地區:微氣候優勢

位於安大略湖和伊利湖之間的安大略省南部尼亞加拉半島,得益於五大湖的調節作用,造就了加拿大除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以東最溫和的氣候。五大湖緩衝了極端氣溫,延長了作物生長季,並形成了獨特的微氣候,使嬌嫩的作物能夠度過在省內其他地區嚴寒的冬季。

溫室帶

從聖凱瑟琳到尼加拉湖濱小鎮,沿著湖岸線,溫室種植構成了北美主要的保護性栽培集群之一。雖然蔬菜(番茄、辣椒、黃瓜)在經濟上佔據主導地位,但花卉生產仍然十分重要,特別是為春季零售市場提供的盆栽花卉。

這裡的溫室技術可與北美任何國家媲美——現代化的設施配備電腦控制系統、輔助照明、二氧化碳富集系統和高效供暖系統。許多溫室採用熱電聯產技術,或隨著環境法規日益嚴格和化石燃料成本上漲,正向再生能源轉型。

毗鄰大型市場——多倫多僅一小時車程,布法羅就在邊境對面——帶來了分銷優勢。這裡種植的鮮花可以在幾小時內送達1500萬加拿大消費者手中,實現當天採摘當天送達。

田間生產:嫩果帶

尼加拉地區以盛產嬌嫩水果(桃子、櫻桃、釀酒葡萄)而聞名,在漫長的生長季裡,也適合種植田間花卉。一些農場在果樹間或單獨的地塊上種植花卉,從而實現農場收入多元化。

該地區以薰衣草種植而聞名——多家農場進行商業化薰衣草種植,出售新鮮和乾燥花、精油以及提供農業旅遊體驗。這裡的小氣候使薰衣草比加拿大大多數地區更能可靠地越冬,從而使商業化生產成為可能。

農夫市集和直銷

尼亞加拉地區旅遊業蓬勃發展,且毗鄰多倫多,這造就了其繁榮的農貿市場網絡,花卉種植者可以直接向消費者銷售花卉。該地區各城鎮的週末集市提供了定期的銷售場所,而主要道路沿線的農產品攤位則吸引了大量遊客。

一些農場發展了婚禮和活動花藝業務,專門種植花卉用於農場舉辦的活動,或使用自家種植的花材提供全套花藝設計服務。這種垂直整合模式不僅能創造更多價值,還能提供一般花店無法複製的特色產品。

荷蘭沼澤:安大略省的菜園

多倫多北部的荷蘭沼澤地(由濕地改造而成的肥沃泥炭地)主要以蔬菜生產而聞名,但也種植一些花卉,特別是為多倫多龐大的市場提供服務的花卉種植園。

這裡的溫室種植業務主要生產催花球莖、盆栽植物和一些新鮮切花,供應批發市場。由於距離多倫多很近(向北約一小時車程),當天送達非常方便,與從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運來或經多倫多機場進口的鮮花相比,保鮮效果更佳。

夏季田間生產包括為多倫多多元族裔社區種植特色花卉——例如主流花店可能不會提供的宗教節日、傳統婚禮和文化慶典的花卉。這些小眾市場重視特定的品種和花種,為願意了解種植需求的種植者創造了機會。

渥太華河谷和安大略省東部:較涼爽地區

安大略省東部較涼爽的氣候既為特色產品生產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機會。該地區服務於渥太華(加拿大首都,人口140萬),並延伸至魁北克省西部。

近年來,小型花卉農場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經營者往往是尋求改變生活方式的農業新手或逃離都市生活的務農者。這些農場通常注重永續耕作方式、直接銷售以及與當地食品運動的融合。

渥太華地區已發展出活躍的農貿市場網絡,花卉種植者與蔬菜和肉類生產商共同參與其中。這些市場建立了社區聯繫,並提供了銷售場所,支持了僅靠批發管道難以維持的小規模多元化農業。

魁北克:美麗省份的花

蒙特利爾地區:服務於大都會區

魁北克省的花卉種植業以蒙特婁及其周邊地區為中心,服務於該省最大的市場(430 萬都會區人口),同時也要應對影響花卉偏好和行銷方式的語言和文化差異。

Montérégie:魁北克省的溫室集群

蒙特婁南部和東部的蒙特雷吉地區是魁北克省主要的溫室種植區所在地。這裡的溫室生產催花球莖、盆栽花卉以及一些新鮮切花,供應省內市場。

這些溫室採用與安大略省類似的技術,但通常專注於反映魁北克文化偏好的不同產品——某些花卉顏色、宗教節日的特定品種(魁北克比加拿大大部分地區更信奉天主教),以及在法國花藝傳統中流行但在加拿大英語區不太常見的品種。

現場製作:簡短而高效

魁北克的野花花期雖然短暫──南部地區可能只有五月到九月──但卻十分繁盛。漫長的夏季日照和肥沃的土壤使得野花在盛花期盛開,種植者們會精心安排播種時間,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這短暫的窗口期。

一些花農專門為魁北克龐大的婚禮和活動產業供應鮮花,專門種植用於夏季婚禮旺季的花卉。另一些花農則專注於為蒙特婁眾多的節慶和文化活動提供鮮花,從而造成季節性的需求高峰。

本地食品運動融合

魁北克強大的本地食品運動——強調風土、手工生產和抵制工業化農業——自然地將本地花卉納入其中。 「本地花卉」(fleurs locales)和「魁北克花卉」(fleurs québécoises)等詞彙具有市場影響力,消費者積極尋找本地種植的進口替代品。

一些花卉農場作為更廣泛的當地食品計劃的一部分運營——CSA(社區支持農業)計劃,其中包括花卉訂閱和蔬菜訂閱;以魁北克生產商為重點的農貿市場;以及與餐廳的合作關係,在這些餐廳中,花卉既作為裝飾,也作為配菜,均來自當地。

東部鄉鎮:丘陵與微氣候

蒙特婁東南部的東部鄉鎮起伏的丘陵造就了多種多樣的微氣候,富有創新精神的種植者已經學會如何利用這些微氣候。有些種植者在不同海拔高度種植花卉,因而錯開花期,延長收穫期。

該地區龐大的英語人口以及與佛蒙特州的地理位置優勢,促成了跨境聯繫,一些企業同時服務魁北克和新英格蘭北部市場。這種地理位置使其既能開拓魁北克以外的市場,也能紮根於省內農業。

魁北克市地區:北部邊界

在魁北克市及其東北部地區,隨著氣候日益嚴寒,花卉種植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生長季短、冬季寒冷、生長條件惡劣,這些都要求種植者精心選擇作物,並經常採用保護性栽培方式。

這裡的溫室種植主要服務於本地市場——從魁北克市向蒙特利爾或更遠的地方運送鮮花,經濟效益往往不高。生產重點在於適合本地種植的產品:節日盆栽、春季銷售的催花球莖,以及透過直銷管道銷售的夏季田間花卉。

有些花卉種植場專門培育耐寒品種——這些花卉不僅能耐受寒冷,而且實際上還能從寒冷環境中獲益。例如,某些牡丹需要經歷低溫休眠期,在魁北克的氣候下生長得格外茂盛,開出的花朵是溫暖地區難以匹敵的。

海洋省份:加拿大東部大西洋沿岸的花園

新斯科細亞省:海洋溫和

新斯科細亞省的半島地理環境造就了海洋性氣候的溫和特徵-冬季比大陸內陸地區溫和,夏季比更南方的地區涼爽。這形成了獨特的生長條件,塑造了當地的花卉種植業。

哈利法克斯地區:城市市場聚焦

在哈利法克斯(都會區人口46.5萬)週邊,花卉農場為當地市場供應鮮花,注重新鮮度和本地採購。該省蓬勃發展的本地食品運動也帶動了鮮花產業的發展,種植者透過農夫市集、農產品攤位以及與花店的直接合作進行銷售。

在海洋省份的生長季,田間種植主要以耐寒品種為主,這些品種適合涼爽濕潤的環境。香豌豆尤其生長旺盛,新斯科細亞省的種植者培育出的香豌豆品質卓越,足以媲美全球任何產區。涼爽的夜晚和溫和的白天造就了溫暖氣候下無法複製的色彩和香氣。

安納波利斯谷:果園鄉村花卉

安納波利斯山谷以蘋果園聞名,花卉種植業也與傳統農業共同發展。一些農場在果樹間或專門的地塊上種植花卉,既實現了農場收入多元化,又充分利用了現有基礎設施。

近年來,薰衣草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一些農場建立了商業種植園,供應新鮮薰衣草和乾燥薰衣草市場。與許多沿海地區相比,山谷相對溫和的小氣候使薰衣草更成功越冬。

旅遊和農業旅遊

新斯科細亞省蓬勃發展的旅遊業為那些願意拓展遊客體驗的花卉農場創造了機會。有些農場提供自助採摘、農場參觀和工作坊等項目,在增加收入的同時,也提升了消費者對本地花卉生產的認知度,而不僅僅是銷售花莖。

該省著名的自然美景為花卉農場提供了絕佳的背景,使其本身就極具上鏡效果,這有助於社交媒體營銷,並吸引遊客前來體驗適合在 Instagram 上分享的農產品。

新不倫瑞克省和愛德華王子島:小型市場,專業化生產

由於人口稀少且氣候條件惡劣,新不倫瑞克省和愛德華王子島這兩個海洋省份的花卉種植業發展有限。現有的花卉種植企業通常服務於當地市場,注重直銷和社區聯繫。

社區支持農業模式

加拿大海洋省份的幾家花卉農場採用社區支持農業(CSA)模式運營,顧客購買季節性份額,在整個生長季每週都能收到花束。這種模式既能為種植者提供預先的營運資金,又能與消費者分擔農業風險,因為消費者理解天氣和病蟲害會造成產量波動。

CSA會員往往會對農場的成功投入情感,成為農場的擁護者,口耳相傳地進行市場推廣,並且能夠容忍零售顧客可能拒絕的瑕疵。這種社區營造帶來的韌性遠遠超越純粹的經濟效益。

馬鈴薯田多樣化

在以馬鈴薯種植聞名的愛德華王子島,一些農民開始種植花卉,以取代馬鈴薯的單一種植。雖然花卉產量仍然不高,但單位面積價值更高,而且市場多元化,降低了馬鈴薯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

紐芬蘭與拉布拉多:極限邊緣

加拿大最東部的省份面臨花卉種植業最嚴峻的挑戰——寒冷的海洋性氣候、短暫的生長季、遠離市場以及人口稀少(全省僅有54萬)。商業花卉生產規模極小,大部分種植活動僅限於業餘愛好或小規模經營。

然而,一些小型花店依然存在,它們為聖約翰斯及其周邊社區提供鮮花,並強調極致新鮮和本地產。一些種植者發現,紐芬蘭涼爽的夏季孕育出的鮮花具有極佳的保鮮品質——花莖的壽命明顯長於在溫暖氣候下生長的鮮花。

紐芬蘭省強烈的本地自豪感為紐芬蘭種植的產品創造了市場,鮮花尤其受益於這種支持本地生產商的文化偏好,即使進口產品可能更便宜或更方便。

北方:突破界限

育空地區、西北地區、努納武特地區:北極花卉栽培

加拿大北部地區的環境似乎不適合商業花卉種植——永久凍土帶、漫長的冬夜與漫長的夏日交替、極度寒冷以及人口稀少且分散。然而,小規模的花卉種植仍然存在,通常是在社區溫室或教育機構中進行。

社區溫室

為了保障糧食安全並促進社區發展,一些北方社區開設了溫室,種植蔬菜、香草,偶爾也種植鮮花。這些並非商業運營,而是社會企業,旨在為那些運輸成本高、物價昂貴的地區提供新鮮農產品。

北方夏季的午夜陽光提供了絕佳的生長條件——24小時的日照極大地加速了植物的生長,在南方可能需要數月才能達到的生長速度,北方植物只需幾週就能完成。在這種條件下生長的花卉可以展現出非凡的特性,但商業可行性仍面臨挑戰。

研究與實驗

北方研究站進行極端氣候農業試驗,包括花卉種植。這項工作有助於了解光週期效應、低溫耐受性和極端條件下的栽培技術——這些知識在氣候變遷影響全球生長條​​件的背景下具有潛在的重要價值。

加拿大花卉產業:特色與挑戰

進口依賴與經濟現實

加拿大花卉產業必須正視殘酷的經濟現實:該國大部分國內消費的花卉始終需要進口。氣候、勞動成本、能源消耗以及人口稀少(3,800萬人口分散在廣闊的地域上)意味著,加拿大花卉生產在價格上很少能與熱帶地區或荷蘭高效的供應商競爭。

成功的加拿大企業接受這一現實,並採取策略利用其獨特的優勢:極致新鮮(從採摘到消費者只需數小時而不是數天)、可持續發展理念(盡量減少運輸、支持當地經濟)、特色產品(進口產品無法提供的品種或品質),以及與重視本地採購併願意支付溢價的消費者建立直接關係。

能源成本與環境壓力

保護性栽培——加拿大大部分花卉種植都依賴於此——需要供暖,而供暖會消耗大量能源。天然氣價格、電力成本和碳定價都會影響溫室的經濟效益,能源成本有時甚至超過總成本的30%至40%。

該產業面臨從化石燃料轉型為再生能源的壓力,但太陽能電池板、生質能係統或熱泵所需的資金投入巨大。有些企業已成功完成轉型,而有些企業則難以籌集資金,因為這些投資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才能產生回報。

勞動力供應與移民

與加拿大大多數農業一樣,花卉種植業也面臨勞動力短缺的問題。種植、採摘、加工等繁重的手工勞動需要願意接受低工資的工人。加拿大工人越來越不願意從事農業工作,導致該行業依賴臨時外籍工人和移民。

季節性農業工人計畫從墨西哥、加勒比海國家和其他國家引進工人,在特定時期提供勞動力,維持許多農業生產活動。然而,該計劃在工人待遇和工作條件方面飽受批評,造成聲譽和監管方面的風險。

永續發展與本地食品運動

加拿大花卉產業日益與本地食品和永續發展運動接軌,強調本地生產相對於空運進口的環境效益。這種定位引起了廣大消費者的共鳴,尤其是那些關注氣候變遷和永續消費的城市受過良好教育的人。

有機認證發展迅猛,許多小型種植戶都採用了經認證的有機或無農藥種植方法。這些做法既吸引了環保意識的消費者,也使加拿大鮮花與傳統進口花區分開來。

直接行銷和短供應鏈

加拿大花卉農場越來越多地透過各種管道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農夫市集、農產品直銷點、訂閱服務(類似CSA的每週花束)以及直接向花店和活動策劃公司銷售。這種直接行銷方式既能為種植者保留更多價值,又能建立支持高價定價的合作關係。

社群媒體使得無需傳統廣告成本即可進行高效行銷成為可能。精通Instagram的花農們透過展示精美的圖片吸引顧客並累積粉絲,從而獲得了以往小型花農無法企及的營銷覆蓋範圍。

區域合作與產業組織

加拿大各省和國家級組織為加拿大花卉產業提供支持,包括加拿大花卉協會(前身為加拿大觀賞園藝聯盟)、各省溫室種植者協會以及區域花卉種植網絡。這些組織提供宣傳、技術支援和市場推廣活動,使會員受益。

「加拿大種植」標籤計畫旨在提升加拿大本土花卉的知名度,類似於食品領域的「加拿大產品」標籤。該計劃的成功取決於消費者的認知度和零售商的參與——這些都是持續的挑戰,需要不斷努力。

氣候變遷:威脅與機遇

氣候變遷對加拿大花卉產業的影響錯綜複雜。南部地區生長季的延長為擴大露地種植提供了機會。氣溫升高可能會降低溫室栽培的暖氣成本。一些先前因氣候條件限製而無法在加拿大生長的花卉品種,或許能夠適應當地環境。

然而,氣候變遷加劇也帶來了風險——突如其來的霜凍摧毀農作物,乾旱需要昂貴的灌溉,極端風暴破壞基礎設施。病蟲害的傳播範圍正在向北擴展,為加拿大種植者帶來了以往難以應對的挑戰。

適應需要對基礎設施(灌溉、防風雨)進行投資,改變種植品種(更耐逆的品種),以及製定靈活的計劃以應對日益增加的不確定性。

創新與未來方向

加拿大花卉栽培業透過創新克服固有劣勢:

技術採納—自動化系統、氣候控制、LED照明輔助照明—提高效率並擴展功能。

育種和品種選擇—培育專門適應加拿大條件的品種,無論是耐寒性、在短暫季節內快速生長,還是適合當地市場的特性。

加值產品—乾燥花、植物萃取、花卉浸泡產品—創造的產品不易受到鮮花進口競爭的影響,同時也能創造更多價值。

農業旅遊與體驗式農業——農場參觀、研討會、活動——除了鮮花銷售外,還能創造收入,同時建立與消費者的連結和提高消費者意識。

垂直整合—將種植與零售、活動花藝或其他服務結合的經營模式—能夠獲得更多價值鏈,而不是以商品價格進行批發銷售。

花店推薦北部邊緣的韌性

加拿大花卉產業永遠無法主導全球市場,甚至無法完全滿足國內需求。該國的氣候、人口稀少和高昂的成本使其在與高效的熱帶地區生產商和荷蘭強大的物流系統競爭時處於永久劣勢。

然而,加拿大的花卉種植業依然蓬勃發展——這並非僅僅依靠對經濟因素的頑強抵抗,而是得益於巧妙的適應。種植者們找到了能夠發揮加拿大特色優勢的細分市場:極致的新鮮度、環境永續性、特色產品,以及圍繞在地生產的文化價值觀,這些都與特定的消費群體產生了共鳴。

從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弗雷澤河谷的溫室到海洋省份的田野花卉,從草原夏季的炎熱到安大略省的溫室技術,加拿大的花卉種植業表明,即使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只要種植者能夠巧妙地適應,而不是在無法取勝的地方直接競爭,農業也能蓬勃發展。

在加拿大各地的溫室裡度過漫長的冬季,在短暫而炎熱的夏季裡,田野裡鮮花盛開——每一朵花都代表著戰勝極端氣候的勝利,代表著儘管有更簡單的替代方案,仍然堅持本地生產,也代表著加拿大人特有的信念:有些事情即使困難也值得去做,因為它們將我們與土地、季節以及在北方地帶培育所帶來的極限感所帶來的深刻極限感所帶來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