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傳統療癒中的花卉指南

自古以來,花卉在印度傳統醫學體系中就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在阿育吠陀醫學中,花卉被稱為“Pushpa”,也被稱為Sumana、Kusuma和Prasuna。除了觀賞和營養價值外,花卉還擁有神奇的藥用功效,這些功效已被利用了5000多年。據估計,印度43%的開花植物都具有藥用價值。阿育吠陀起源於5000多年前的印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整體療法體系之一。

歷史基礎

古代文獻與起源

印度使用藥用花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吠陀經,尤其是奠定阿育吠陀醫學基礎的《阿闥婆吠陀》。 《查拉卡本集》和《妙聞集》等數千年前的古典文獻詳細記載了花卉的藥用特性和應用。這些古代文獻詳細描述了以花卉為基礎的療法及其治療用途。

《妙聞集》(Sushruta Samhita)中記載了約201種含有花卉的經典藥方,分佈於不同的章節:經部(Sutrasthana)10種,藥理部(Sharirasthana)4種,藥理部(Cikitsasthana)57種,藥理部(Kalpasthana)4種,藥理部(Cikitsasthana)57種,藥理部(Kalpasthanahana)30種,後部(1000天)。該書還列出了100種藥用花卉,以及5種被列為有毒、應避免使用的花卉。

另一部重要的古典文獻《婆羅門多藥典》專門用章節介紹花卉,解釋了藥用花卉,並強調了它們在治療實踐中的重要性。

普什帕阿育吠陀:花卉療法的科學

普什帕阿育吠陀是阿育吠陀醫學的一個分支,專門關注花卉的治療潛力。這個術語由“普什帕”(意為花)和“阿育吠陀”(意為生命知識)組成。這種獨特的療法部分源於對傳統阿育吠陀使用動物製品做法的反思,其中以摩訶毘羅等著名人物倡導使用花卉進行治療,強調對一切眾生的慈悲以及非暴力(Ahimsa)原則。

Pushpa Ayurveda 強調透過整合植物物質來達到整體健康和保健的目的,利用花卉的治療力量來解決身體、心理和情緒上的疾病。

理論架構

三種體質

阿育吠陀的基本原則是,健康取決於三種體液(瓦塔、皮塔和卡法)之間的平衡:瓦塔(風和空)、皮塔(火和水)和卡法(土和水)。花卉根據其對這三種體液的影響進行分類,幫助醫師為個體體質選擇合適的療法。

六味(Rasa)

藥用花卉依六種味道分類:甜(madhura)、酸(amla)、鹹(lavana)、辣(katu)、苦(tikta)和澀(kashaya)。每種味道都有其特定的治療功效,並對三脈(doshas)產生影響。

精力充沛的特質

花卉依其性味(virya)分為溫性(ushna)和涼性(sheeta),並根據其後效(vipaka)進行分類。這些特性決定了它們的治療用途和對不同病症的適用性。

薩埵與靈性屬性

許多藥用花卉,尤其是聖羅勒,被認為富含薩埵能量——薩埵能量代表光明、感知和清晰。人們相信這些具有薩埵能量的草藥能將神聖能量注入身、心、靈,從而提升思維清晰度和靈性覺知。

花卉應用方法

Pushpa Ayurveda 採用多種方法來利用花卉的療癒功效:

  • 達爾沙南:透過凝視花朵進行視覺療法
  • Sparsha Vidhanam:佩戴花環或服裝
  • Alepana Vidhanam:局部塗抹花膏
  • Aghrana Vidhanam:鼻腔給藥及嗅聞花香

傳統製備方法包括:

  • 果汁(swarasa)和湯劑(kashaya)
  • 粉末 (churna) 和糊劑 (kalka)
  • 油(taila)和酥油製品(ghrita)
  • 發酵製劑,如 asava 和 arishta
  • 酊劑、糖漿(leha)和茶

主要藥用花卉

圖爾西(聖羅勒 – 聖羅勒)

歷史與意義:在阿育吠陀醫學中,聖羅勒被譽為「無與倫比者」、「自然之母」、「草藥之後」和「生命靈藥」。它在阿育吠陀醫學中已有超過3000年的應用歷史,據信起源於印度中北部。聖羅勒在印度教傳統中備受尊崇,被視為吉祥天女拉克希米的化身。它常被種植在印度教房屋和寺廟的庭院中。

特性:味辛,性溫,消化後辛辣感明顯。平衡瓦塔和卡法體質。富含薩埵,有助於提升思維清晰度和覺知力。

傳統用途:

  • 呼吸系統疾病,包括咳嗽、感冒、流感、支氣管炎和氣喘
  • 發燒及常見日常疾病
  • 消化系統疾病及肝臟疾病
  • 皮膚疾病和傷口癒合
  • 心理健康:增強記憶力,減輕壓力、焦慮和憂鬱
  • 口腔潰瘍及口腔感染
  • 水和食品淨化
  • 具有適應原特性,可對抗生理、化學、代謝和心理壓力

特殊屬性:因其能滋養身、心、靈,故被稱為「液體瑜珈」。它能增強並保護ojas(促進喜悅、活力和健康的免疫力)和prana(生命能量)。

蓮花(Nelumbo nucifera – Kamal)

歷史:蓮花的各個部分——葉、種子、花、果實和根莖——在傳統醫學中已有超過1000年的應用歷史。它是印度的國花,在印度教和佛教中具有神聖的意義。

特性:性寒,味澀甘。能平衡亢盛的皮塔(Pitta)。對心臟、肝臟和皮膚有滋補作用。

品種:主要有兩種類型-卡瑪爾(粉紅色或紅粉紅色花瓣,也稱為拉克塔卡瑪拉)和庫穆德(白色花瓣,也稱為蓬達里卡或斯韋塔卡瑪拉)。

傳統用途:

  • 出血性疾病,特別是控制月經量過多時的出血量
  • 腹瀉和痢疾(由於其具有抗腸積液和解痙作用)
  • 淋病及泌尿系統感染
  • 鎮靜心神,緩解煩躁情緒
  • 發熱管理
  • 肌膚再生保濕

筆記:蓮花的特性往往與其他植物部位不同,體現了蓮花獨特的藥用價值。

木槿(Hibiscus rosa-sinensis – Gudhal/日本)

歷史:木槿在阿育吠陀和傳統中醫體系中均有記載。木槿屬植物有300多個品種,其中扶桑(Hibiscus rosa-sinensis)和洛神花(Hibiscus sabdariffa)是藥用最廣泛的品種。

特性:味甘澀,性寒。可降低體內皮塔和卡法兩種體液失衡狀態。含有重要的植物化學成分,包括黃酮類化合物和花青素。

傳統用途:

  • 護髮:促進頭髮生長,預防過早白髮,控制掉髮
  • 皮膚問題:粉刺、曬傷和老化跡象
  • 出血性疾病:月經過多(月經出血過多)、痔瘡出血、牙齦出血
  • 心血管支持:淨化血液,支持心臟和循環系統
  • 婦科疾病:經痛、白帶
  • 發熱和炎症
  • 消化系統健康:腹瀉和便秘

應用:花朵可與椰子油混合製成糊狀物用於護髮,芙蓉花茶可內服,芙蓉花面膜可用於護膚。

茉莉花(Jasminum sambac)

特性:性涼芳香,廣泛用於阿育吠陀和悉達醫學。

傳統用途:

  • 皮膚病和眼部刺激
  • 鎮靜作用和助眠劑
  • 改善情緒和減輕焦慮
  • 芳香療法緩解壓力

文化意義:白色茉莉花,包括阿拉伯茉莉、紫薇茉莉和印度茉莉,在印度傳統醫學和宗教儀式中都有應用。

萬壽菊(萬壽菊 – Genda)

歷史:萬壽菊是古吉拉特邦的邦花,在印度文化中非常受歡迎,尤其是在排燈節期間,常用於裝飾和宗教活動。

品種:哈札拉(花碩大)、考坎(紅黃色花朵)和蘇爾奈。金盞花品種具有顯著的藥用價值。

特性:含有番茄紅素和維生素C。由於其氣味濃烈,可作為天然驅蚊劑。

傳統用途:

  • 癌症預防:可能殺死癌細胞的抗生素特性
  • 痔瘡:出血性和疼痛性痔瘡
  • 皮膚護理:粉刺、皺紋、色素沉著和老化跡象
  • 皮膚皸裂:將葉汁與藥膏混合塗抹於手腳。
  • 口腔潰瘍和胃潰瘍
  • 泌尿系統疾病
  • 排毒

準備:花瓣和葉子製成的草藥茶,薑黃檸檬乳膏,酥油炸花瓣。

聖楝花(Azadirachta indica)

特性:味苦涼,具有極佳的淨化功效。

傳統用途:

  • 口腔健康和牙科護理
  • 皮膚疾病和感染
  • 發燒和排毒
  • 抗寄生蟲特性

丁香花蕾(丁香 – 薰衣草)

特性:辛辣灼熱,芳香提神。

傳統用途:

  • 牙齒問題和牙痛
  • 消化刺激劑
  • 呼吸系統疾病
  • 既可用作香料,也可用作藥材

藏紅花(番紅花)

特性:味甜微苦,性涼。平衡所有三種體質。

傳統用途:

  • 記憶力增強和認知功能
  • 情緒高漲和憂鬱
  • 提亮膚色,改善膚質
  • 眼部健康
  • 消化支持

應用:由於其效力和價值,通常用量非常少。

藍豌豆(Clitoria ternatea – Aparajita)

特性:清涼舒緩的天然藍色食用色素。

傳統用途:

  • 記憶增強
  • 傷口清潔和癒合
  • 緩解焦慮和壓力
  • 眼部健康

文化用途:供奉毘濕奴神的聖物,用於廟宇祭祀。

石榴花(Punica granatum – Dadima)

特性:收斂止血。

傳統用途:

  • 鼻出血
  • 出血過多
  • 腹瀉

古典範疇論

在各種古典文獻中,花卉是根據其特性進行分類的:

  • Bhavaprakasha Nighantu:普什帕·瓦爾加(花卉部分)
  • Kaiyadeva Nighantu:Aushadi Varga(藥科)
  • Dhanvantari Nighantu:卡拉維拉迪·瓦爾加
  • 尼甘圖國王:帕爾帕塔迪·瓦爾加

這些分類幫助從業者識別適合特定病症的花卉,並了解它們的治療應用。

治療應用

阿育吠陀療法中的花卉可以解決多種健康問題:

身體健康

  • 呼吸系統疾病:10種常用花卉
  • 皮膚疾病:處方14種花卉
  • 發燒:使用了14朵花
  • 糖尿病:利用了7種花
  • 婦科疾病:推薦7種花卉
  • 痔瘡出血:處方5種花卉
  • 胃腸道疾病:用了4朵花
  • 泌尿系統疾病:用了3朵花

心理健康和情緒健康

鮮花因其對心理和情緒健康的影響而備受推崇。它們怡人的香氣和舒緩身心的功效,使其在治療精神疾病方面特別有效,包括古典文獻中所描述的「格拉哈」(精神疾病)。鮮花具有以下功效:

  • 緩解壓力和放鬆
  • 記憶增強
  • 情緒高漲
  • 思維清晰與專注
  • 情緒平衡

精神健康

許多花卉,尤其是羅勒,被用於提升靈修修行,增強純淨度(薩埵),並促進虔誠和覺知。它們被融入日常儀式、禮拜和冥想練習中。

製備和劑型

鮮花可以透過體內(腸內)和體外(局部應用)兩種途徑給藥:

內部準備:

  • 粉劑
  • 卡爾卡(糊狀物)
  • 卡沙亞(煎劑)
  • Hima(冷泡)
  • 鮮榨果汁
  • Asava 和 Arishta(發酵製劑)
  • 帕納卡(甜飲料)
  • 萊哈(糖果)

外部申請:

  • 勒帕(糊狀物)
  • 藥用酥油(Ghrita)
  • Pariseka(洗滌)
  • Ashcyotana(眼藥水)
  • 安佳娜(眼藥水)
  • 鼻腔給藥
  • Shiro lepa(頭膏)
  • 巴斯蒂瑜珈(灌腸準備)

獨特配方:

  • Gudakanda 或 Gulkand(玫瑰花瓣保護區)
  • 阿爾卡(蒸餾酒)
  • 香藥(芳香製劑)
  • 燻蒸
  • Kavala-Gandusha(漱口)
  • Varti(栓劑)

特殊用途:

  • 用鮮花編織的花環,用於治療中毒等疾病,並根據季節養生法促進健康生活(Ritu Charya)。
  • 花咖哩、花糖、花汁和花香甜點

花的獨特屬性

阿育吠陀醫學的一個重要觀點是,花朵通常具有與同一植物其他部分不同的特性。例如:

  • 大花牛奶樹(Calotropis gigantea)的花味甜苦,可用作驅蟲藥和治療皮膚病,而其乳汁味苦辛。
  • 黃荊(Vitex negundo)的花與其他部位的藥效不同。
  • 這種區別強調了使用經典配方中規定的特定植物部位的重要性。

比較體系:悉達醫學

在已記錄的38種藥用花卉中,約有25種在阿育吠陀和悉達醫學體系中具有相似的適應症,這表明花卉的治療特性在印度傳統醫學中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悉達醫學專家描述了67種不同藥用花卉的治療用途,這反映了花卉療法在南印度傳統醫學中的廣泛應用。

當代意義

古老的花卉療法智慧繼續為現代健康挑戰提供解決方案:

研究驗證:現代科學研究證實了藥用花卉的治療效果,其中包括:

  • 抗菌、抗病毒和抗真菌特性
  • 抗發炎和鎮痛作用
  • 抗氧化和保肝活性
  • 免疫調節和適應原特性
  • 抗癌潛力
  • 心血管益處

現代應用:

  • 花草茶和花草茶
  • 芳香療法用精油
  • 膳食補充劑中的標準化萃取物
  • 天然保養品及化妝品
  • 整合醫學實踐

保護重要性:隨著人們對花卉治療潛力的認識不斷提高,藥用植物物種的保護對於糧食安全、農村生計、環境保護和醫療保健的可近性變得越來越重要。

安全注意事項

鮮花雖然有很多健康益處,但也應注意一些事項:

  • 有些花卉,例如木槿花,具有避孕和抑制生育的作用,懷孕期間或在懷孕期間應避免使用。
  • 過敏反應可能發生在過敏體質者身上。
  • 應考慮與現代藥物的相互作用。
  • 正確的識別和準備工作至關重要。
  • 建議諮詢合格的阿育吠陀醫師。
  • 古典文獻中特別提到五種有毒的花,應該避免食用。

花店指南

印度傳統療法中對花卉的運用,體現了數千年來發展出來的對植物醫學的精深理解。從被尊為「草藥之後」的聖羅勒,到像徵純潔的美麗蓮花,花卉在維護身心健康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查拉卡本集》、《蘇胥魯塔本集》和《婆羅多藥典》等經典文獻中的詳盡記載,展現了構成印度花藥阿育吠陀基礎的系統觀察和經驗知識。

隨著現代科學日益證實這些古老療法的療效,花卉療法為傳統智慧與現代醫療保健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為多種健康問題提供天然、整體的解決方案。花卉療法在印度文化中源遠流長,從日常祭祀到醫療應用,都體現了人類與大自然最美麗創造物——花卉——的療癒力量之間深厚的連結。

nc-florist.com